一次網路教學的嘗試──探訪新詩
國立文華高中國文教師:蔡美瑤
初生之犢:一個教學挑戰
2002年的下學習期末教學研討會,科內通過了讓新生閱讀「新詩三百首」的提議。開列閱讀「新詩三百首」的書單,是針對現下同學在現代文學上薄弱的閱讀和鑑賞能力而來的,大家的共識是希望新生在漫長的暑假中,以較無閱讀障礙的詩歌為入門,並學習如何鑑賞一首現代詩。而我,甫在學校的教學組網路課程中,習得一項新的教學平台技術──網路教學,在大夥兒力促之下,我也就現學現賣,很樂意將設計的教學課程及相關資料分享給新進的文華成員。現在想起,當時只有一股闖試看看的念頭,其實,是有諸多的難題等在前頭,不過,還好可以向一些共同學習夥伴徵詢意見,更要感謝我們的教學組長-陳勇延老師,將「知識」傳遞下來,讓在第一線的教學同仁有另一種教學的可能。
學習熟悉網路平臺:做中學
對於文科的同仁而言,如何結合資訊知識並應用於國文教學上,的確有一點令人卻步,因為,在我們的專業領域裏,也不一定非用上網路,但反向來想,我們也可思考有那些國文教學主題,可結合網路的優點(影音、搜尋等),讓同學可以自習,也可讓同學完成作業,並適時做出該項學習的回饋及學習情形統計,其實不太如想像中的困難,只要在應用中邊學邊用就可以了。
審視這個學習平台e-learning,它結合了課程內容、課程資訊、課程互動、個人區及系統區,它的介面還算是具有親和力的。有關課程內容上的應用,我個人的建議是:可以同時開設兩個課程,一個可以是主題式的,一個可以是依朝代而設的平日學習進度。因為國文類科學習的縱橫切面過於龐大,如此設定,一來我們可以累積自己的教材,二來亦可輔助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學生自學,並作線上測驗及收受作業。至於課程互動方面,它的介面當然不外乎有線上討論、課程討論,但我個人認為「議題討論」的版面設計概念非常棒,因為它可以應用於主題學習上,老師可以針對課程內容,進行提問,並且讓同學發表意見,而且進行意見交流,對於一些不善言詞的人,可提供他們發表意見的機會,而且,對於一些較需深思的問題,可以深化他們思考的能力,在課堂上問與答的即時反應練習之外,多了另一種問答的訓練。
教材編寫
其實此次「探訪新詩」的網路教學活動,我所要面對的難題倒不在教材本身,而主要是在學習對象上──約800多位的文華新生。在面對這麼龐大的學生群,以及立基於讓他們「個人自學」的概念上,「探訪新詩」的網路教學活動是文本「新詩三百首」閱讀的延伸學習,而我們希望他們達到怎樣程度的自我學習程度呢?這是我要先確立的。
在教材上,依新生們的假期,我列了四週的學習課程內容,分別如下:
第一週學習進度 | |
★開場白(影音講解) |
|
★新詩和散文的差別 | |
★如何辨別好詩與壞詩? | |
★如何分析一首詩? |
第二週學習進度 | |
★簡介新詩的發展(影音講解) | ◎閱讀左列各網頁學習內容 |
★ 簡介新詩的流派(影音講解) | |
★重要詩社介紹(影音講解) | |
|
第三週學習進度 | |
★作業:請同學看<課業內容><作業報告>,並依指示繳交報告。 | |
★ 認識當代詩人 | |
第四週學習進度 | |
★新詩遊戲 |
★作業:好詩e-post,請同學自已寫一首詩post在網上。 |
★砌詩遊戲 | |
★好詩e-post |
這新詩主題學習課程的設計是依據新詩形式與內容的內涵開始的,再依新詩歷史延革進程、創作者作品欣賞讓同學作延伸學習,最後,設計一些新詩遊戲及活動增進同學興趣,並檢收同學們新詩的創作。其實,有關新詩遊戲及相關活動如置放於課程內容的開始,我覺得也非常好,可作為引起學習的動機及興趣。
在第一週課程中,還有一項特別的學習要求,即是讓同學完成《新詩三百首》的學習單,這是由文華國文科同仁建立的新詩學習題庫〈人不讀詩枉少年〉,問題約略如下,僅供大家參考:
1. 余光中在〈當謬思清點她的孩子〉序文中說:「史家縱橫歷史的發展,常說什麼『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』,其間似乎玄妙。其實簡而言之,當可發現」使人分開的是什麼?而使人融合的又是什麼?(P.36)
2. 何謂狹義的現代詩?(P.42)
3. 台灣早期詩人的西化,是因為崇洋嗎?(P.43)…
學習單的設計是讓同學有文本閱讀的依據,並達成讓網路學習成為輔助學習的目標。網路課程中,加入了影音的講解,讓不能掌握自我閱讀的同學,有老師的引領,掌握課程學習的重點。
回饋與檢討
在課程材料的預備上,在影音資料的錄製與檔案上傳會是比較大的挑戰,因為會面臨較技術上的問題,如網路連結的順不順利,錄製的影音檔是否清晰,都會有讓人心急如焚的焦慮,也比較花費時間,不過,重點式的講述對同學會有較大的幫助,不需長篇式地陳述。
網路即時的佈告欄是非常好的工具,它有多項的優點,利用它進行課程公告或公告票選結果,都非常即時好用。比如在第一周課程結束後,我們預計有一次線上討論時間,我則利用系統的問卷讓同學投票,讓大家票選出最適宜的上線時間,然後大家網路討論室見,因為同學、老師都素未謀面,因此上線前後的情形都相當有意思,而且討論的結果也都可以做成資料檔,讓未能參與的同學也可參閱。至於在課程資訊區,有一項是修課排行,相關資訊可以讓老師得知同學同學修課情形,可以提供老師評打分數的依據,不過,也要稍加確認是否有他/她只是打開電腦畫面而不予以閱讀的情形。
修課排行 (只取前20名)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我認為此次〈探訪新詩〉課程中,有關「議題討論」及新詩創作「好詩e-post」兩部份,同學的表現相當不錯,也最能特別彰顯出網路課程的優點。我分別在第二周及第四周中設定了兩個議題,請同學予以回應,第一個是:「請用
「新詩,應該就像是心靈的鏡子吧.......」
「將激昂的情感濃縮...將豐富的詞藻剪修...壓成 飽合/再也壓不下的是奔放/再也找不著的是方向/終究自爆」
有同學馬上回應他「你寫得真好!棒!」陸續也看見老師、同學的讚美。接著大家就相應地放開書寫了。多了許多「詩意」如:
「當一首詩被欣賞時/詩的幻想曲就此演奏/每個字轉換成音符/隨著心情而有不同的旋律......」、「混沌/掬把月光/小心翼翼 小心翼翼/滴入酒桶/帶著旋轉的光影/沉淪桶底/一分/一時/一天/一年/直到再也裝不下 迸出醉意/那是詩啊!」
大家對「請用
除了創作部份,我也擬了一份網路測驗,讓同學於課程結束後進行測驗,在命題方面主要是針對課程相關內容的測驗,以了解同學能否掌握基本的新詩知識,非常便捷的是,這個系統可以讓老師馬上可以知道同學施測的情形,比如那幾題誤答率最高,那幾題答對率最高,以做為老師進行重點提示之參考。
另外,在課程全部結束時,也請同學交一份書面作業,這份作業是第三週的作業---賞析作家,作業內容是請同學擇一自己欣賞的詩人,作業中要回答下列的問題。
1.為什麼你會欣賞這位詩人?他的詩風有什麼特色?
2.請挑選這位詩人的兩首詩,並用自已的話說出詩中的旨意,並賞析之。
這份作業是讓願意更主動深入研究新詩的同學,有另一個形式的練習,同時,繳交作業的同學作品,也可以讓其他同學觀摩,老師也可直接給予同學適切的評語,這都深具多向交流的意義。摘錄如下:
觀摩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過程中,也非常感謝學校行政單位的全力配合,對表現優異的同學,給予獎狀鼓勵,讓努力的人獲得支持,這也是教學的真正用意所在。當然,過程中也有許多狀況不甚周全之處,倉促之間,難免有許多遺憾,或也有發現一些學生不能上網的現實問題,但至少跨出一步,有了經驗,他山之石可以攻錯,下次應該可以更好,以此自勉。